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了2017年降成本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通知》再次提出,今年降成本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減稅降費,而且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將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企業成本居高不下、負擔加重的情況開始凸顯出來。這其中,人工成本過高成了許多企業競相吐槽的一項負擔。而在人工成本的構成當中,社保負擔過重又是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我國的社保負擔已經超過了工資總額的40%以上,在世界上都屬于費率負擔較高的國家,甚至已經達到了一些“福利國家”的水平。社保費率偏高不僅會給企業造成沉重負擔,還有可能壓低勞動者的現實收入水平,從而對擴大消費產生不利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開始將降成本的工作聚焦到降低社保費率方面來了。比如失業保險費率,2015年已從3%下調到的2%,2016年再由2%下調1%至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而此次發布的《通知》中,再次要求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1%,同時還提出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而在社會保障中最為重要的養老保險方面,有關部門也曾提出過從2016年5月1日起的兩年內,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統一降至20%。
事實上,社保費率的下調固然有現實的需要,但一定要堅持審慎穩妥的原則,確保社保基金的可持續和安全性。從總量上來看,目前我國的社保基金收支比較穩定且略有盈余。據統計,2016年我國五項社保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總支出4.65 萬億,累計結余超過了6.5萬億。但是,社保基金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少數轉型任務繁重、經濟實力薄弱的省份甚至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境況。
不僅如此,從可持續來講,我國的社保基金面臨的挑戰更大。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我國養老、醫療的壓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使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同時,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對社會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社保費率強調的是“階段性”的調整,應該說也是對現階段企業呼吁降成本特別是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種回應。但從長遠來看,僅靠不斷降低社保費率是不可持續的。鑒于大多數企業中的人工成本僅占總成本不到10%的實際情況,降成本恐怕更多的是要靠降低稅費及融資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來實現。當然,企業自身通過努力不斷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和增強市場競爭力,這才是實現降成本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