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調整 已經研究多年
網約車平臺和司機之間到底是不是勞動關系?這個問題將涉及司機的休假、社保、工傷等問題。昨日省人社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平臺跟司機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情況,在國家有關網約車管理辦法出臺后將進一步研究落實,不會一刀切。
網約車司機可買社保
滴滴、易到、優步、神州……現在打車軟件眾多,普通私家車車主通過平臺注冊成為網約車司機,乘客支付的車費經過約車平臺抽成后支付給司機。那么這個司機跟約車平臺之間到底存不存在勞動關系呢?如果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司機能否通過平臺買社保呢?
對此,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謝樹興表示,據了解全國至少有4000萬名司機從事網約車司機這個新業態的職業。據人社部門的調查了解,司機與平臺主要存在兩種關系,一是司機跟網約車平臺直接簽訂勞動合同。第二種情況是司機跟平臺簽的一般是民事協議,情況就比較復雜。是否勞動關系將關系到如何買社保、權益怎么保障、休不休假、出現工傷如何處理等各種問題。
謝樹興說,目前來看,第二種情況不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要件(主體合法性、從屬性、業務性)。但不論關系如何,網約車司機都可以買社保——對于沒有勞動關系的居民,可以自愿參加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
不過,交通運輸部會同多個部門在去年年底起草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則對平臺和司機的關系有明確表述的。征求意見稿的第十八條寫道: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應當保證接入平臺的駕駛員具有合法從業資格,與接入的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并將接入的駕駛員相關信息向服務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報備。
對此,謝樹興表示,對于平臺與司機的關系如何建立,情況復雜、不可能一刀切。
高溫補貼要綜合平衡
本報早前曾報道了廣東省高溫津貼多年不調整的問題。謝樹興表示,對于高溫津貼是否調高的問題已經研究多年,但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導向性,搞高溫津貼是為了讓企業改善勞動環境,最好是不讓勞動者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二是考慮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成本。需要在這兩個方面找到平衡點。人社部門將考慮到各方意見,經過充分論證、按照程序提出修改的建議。
至于是否與物價水平動態掛鉤的問題,謝樹興表示,這要考慮津貼的性質。高溫津貼并不是工資福利,是一種勞動補償,是為了引導企業調整勞動時間,避免勞動者在高溫環境下工作。
節目還提到了建筑領域農民工遭遇欠薪后出現投訴難、立案難、調查難的問題,有農民工反映去勞監部門投訴被要求拿出確定勞動關系的證據,但他根本無法出具。
對此,廣東省人社廳勞動監察局副局長歐陽可日指出,勞動者向人社部門投訴,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勞動報酬,不管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都應該受理。只是一些基層工作人員認為受理了案件后,舉證比較難。
謝樹興就表示,建筑施工領域問題比較多,但是歷年整治成效不明顯。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建筑工程層層轉包,二是工程款跟工資卡混淆。對于一些地方推行的總承包人支付責任制,廣東也會考慮推行。去年啟動修訂的《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草案中,針對建筑領域欠薪問題,專門增加了實行用工實名制、工資支付分賬管理和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的規定。謝樹興表示,目前草案正在二審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