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廣州作為全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之一,自8月1日試點實施以來,已有2271名參保人提出了長期護理需求鑒定評估申請,其中1931通過鑒定評估享受了長護險待遇,申請通過率達85%。
申請長護險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待遇標準究竟如何?廣州市醫保局對此進行了詳解。
參保人單月報銷最高超三千元
據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長護險制度自今年8月1日起開始試點,截至11月8日,共受理了7批共2271名參保人員長護需求鑒定評估申請,經評估有1931人享受長護險待遇,其中還包括25名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老人107歲,平均年齡為86歲。經統計,三個月來,共2321人次享受長護險待遇,長護險基金總計支付約426.8萬元,人均支付1838.9元,總體支付率為65.6%,基金支付率最高達75%。
松鶴養老院的范爺爺已經81歲了,是長護險實施三個月來單月報銷金額最多的參保人。他于2017年9月30日通過長護需求鑒定評估,自10月1日至10月31日享受機構護理待遇共計31天。據統計,范爺爺10月份發生長期護理費用5336.6元(含基本生活照料4247元,醫療護理1089.6元),長護險基金報銷了3607.2元,個人自付1202.4元,自費527元(超限額部分),報銷比例達75%。
廣州市醫保局表示,單月報銷金額也跟參保人和所在護理機構實際情況相關,最高報銷金額只是個例,據統計顯示長護險實施三個月來,整體報銷比例為65.6%,請參保人不要盲目攀比。
十月起已全面放開申請年齡限制
哪些人可以申請長護險?在目前試點階段,長護險主要面向廣州職工醫保參保人,今后將逐步擴大到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和其他人員,最終實現全覆蓋。正常享受本市職工醫保待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基本穩定的參保人員,需在長護定點機構先辦理登記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續,方可通過長護定點機構申請長護評估。申請居家護理待遇參保人員應向提供居家護理服務的長護定點機構提出申請。其中,患有急需治療的各種危重疾病,病情不穩定;患有重度精神類疾病;距上次長護評估不通過結果作出之日起不足半年,且參保人病情及日常生活能力無明顯變化等三種情形的,長護定點機構將不予受理其長護評估申請。
按長護險的原試點計劃,長護險鑒定評估工作按參保人的年齡分三個階段實施,80歲以下的失能職工醫保參保人應自12月1日起方可申請長護評估。但記者獲悉,因第二階段的鑒定評估任務已提前完成,原計劃于12月開始的第三階段鑒定評估工作提前至10月進行,即從10月起,已經全面放開年齡限制,只要是機構初評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均可通過長護定點機構提出申請。
先評估再記賬,有效期達一年
長護險待遇需先進行評估,按規定從申請評估到確定結果為60個工作日,目前在實操中為40日左右可完成評估。參保人從出具《廣州市長期護理需求評估意見》的次日起享受長護險待遇,有效期原則上為一年。參保人在長護定點機構發生的長護險費用屬于長護險基金支付的部分可在長護定點機構記賬,屬于個人負擔部分由參保人自行支付。
雖然長護險通過率高達85%,但仍有部分參保人未能申請成功,據介紹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申請人提供的病歷材料不夠齊全,不能準確反映當事人的生活能力狀態或者智能障礙程度;另一方面在于長護定點機構經驗不足,初評時不能準確把握標準,導致在專家復評時未能通過。對于未能申請成功的參保人,可在評審結果公示期,由本人或代理人向市勞動能力鑒定經辦機構提出復核申請;或者在結果告知階段,也就是收到長護評估結論之日起15日內,重新補齊所需資料后由本人或代理人向長護定點機構提出復查評估申請,復查評估的程序及期限與首次相同。
長護險、醫保住院待遇不可同時享受
市醫保局方面指出,長護險制度設有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兩種服務項目,由長護定點機構按照相應的服務項目表及要求提供服務,以保障基本生活照料為主。廣州市醫保局表示為明確劃分長護險與醫保的保障邊界,參保人員在住院、急診留觀期間不可同時享受長護險待遇,即是在長護險鑒定評估有效期內的參保人員如需醫保住院、急診留觀、工傷保險住院或生育保險住院等情形,需先暫停長護險待遇,待出院后方可繼續享受長護險待遇;普通門診、門診慢性病、門診特定項目則可與長護險待遇同時享受。
目前長護定點機構共有29家,是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意見》規定,由人社、民政、衛計等經現場核查打分、集體評分、會議審議、社會公示等公平、公正、公開的遴選程序產生的。接下來,其他機構又該怎樣申請長護定點機構資格呢?據悉,目前人社部門正在制定長護險協議定點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將待辦法正式出臺實施后,適時啟動新一批長護定點機構的準入工作。有意申請定點的機構可留意市人社局官網的新增定點通知并根據通知要求按程序提交新增定點相關資料。